2019 博班實驗室系列演講 系列I
時空移轉.文化續存
遺產化(heritagization)作為人類文明的續存方式之一,藝術與文化歷經時空變換下的傳承、詮釋與再建構,透過論述與建制轉化為當代人的共同資產。其發生、承襲和開創的階段順時流轉,場域因應移變,致使藝術文化的持續性與衍續性在個人、社群、族群、社會、國家、區域與世界等層次上,面臨留存、演化或遺失課題。由此,探問人類藝術文化的時空續存關鍵,思考方法和型態上的研究動能。
本系列講座跨域邀請七位國內外資深學者與青年研究者,共同思考時空移轉下文化藝術的續存問題,各就其理論與實務心得,談論學思歷程與研究方法,藉此和與會的博士階段研究者及指導者進行對話,共同關懷、激盪、發想、討論文化藝術研究的發展與議題。
時間、講者與講題
4月22日
(一)13:3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北藝大博班講堂開場說明】
● 陳愷璜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)
4月22日
(一)13:30-16:3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再論「作者做為生產者」與
「藝術家做為民族誌者」】
● 龔卓軍 (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)
5月6日
(一)15:00-18:0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體現歷史與當代的軌跡:
中國的舞蹈與革命(1930-2010年代) Embodied Histories and Contemporary Trajectories:
D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, 1930s-2010s】
● Emily Wilcox 魏美玲
(美國密西根大學亞洲語言文化學系現代中國研究助理教授)
5月13日
(一)13:30-16:30 地點:活動中心四樓 B401教室 (由藝大書店前樓梯上樓)
【在圖譜間的轉譯者】
〖Transnotators: On the Notations and Images of Performance〗
● 主講/謝杰廷 (柏林自由大學舞蹈學博士)
● 與談/鍾玉鳳 (琵琶演奏家)
5月20日
(一)15:00-18:3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風景:身體、場所、想像的交織】
〖Landscape: The Intertwining of Body, Place, and Imagination〗
● 黃冠閔 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)
5月27日
(一)13:30-16:3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再現監禁與離散:
從殖民監獄與上海隔都談困難襲產在東亞】
〖Incarceration, Displacement, and Diaspora:
On Difficult Heritage in East Asia
through Cases of Colonial Prisons and Shanghai Ghetto〗
● 黃舒楣 (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)
6月3日
(一)13:30-16:30 地點:基進講堂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跨國研究與書寫】
〖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Context〗
● 楊建章 (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)
● 呂心純 (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)
6月10日
(一)10:00-13:00 地點:基進講堂 (圖書館3F,入口位於圖書館正門前石階左側)
【日常生活的文化遺產化:
馬達加斯加木雕商品化案例】
〖日常生活の文化遺産化:
マダガスカルの木彫り商品化を例に〗
〖Heritagization of Everyday Life:
A Case of Commoditization of Malagasy Woodcrafts〗
● 主講/飯田卓 (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人類文明誌研究部教授)
● 與談/黃貞燕 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暨圖書館館長)
║主辦║ 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TaipeiArts Doctoral Research Lab
║協作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班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班
║技術協力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學與學習中心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, TNUA
║本系列策畫║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生 洪敏瑜
║視覺構成║ MdR
北藝大博班實驗室TaipeiArts Doctoral Research Lab
臉書粉絲頁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Dlabo/